团伙走私、出售5吨非洲象牙至福建仙游被查,主犯获刑15年

编辑:新城视野 / 时间:3年前 (2021/06/03) / 分类:国际 / 阅读:386 / 评论:0

福建莆田红木雕刻工艺全国闻名,也因此成为非洲象牙走私入境后交易、加工的重要地点。6月3日,福建省高院召开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,会上发布了十个典型案例,其中一例就涉及到非法走私、销售非洲象牙至莆田的案件。

案例显示,2016年10月至2017年7月间,被告人王志拥、王志平、林世明伙同同案人六次到广东省茂名市,直接向广东的王康文等人(已判刑)非法购买从非洲走私入境共计5222.13千克、价值217590490.71元的象牙。

六批象牙经运回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后,由被告人林世明、林德玉、郑新伟、刘建新等人分别收购、出售或藏匿。案发后,侦查人员查获剩余的159件122.843千克象牙或象牙制品,其他涉案象牙均已被交易流入市场。

莆田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认为,被告人王志拥伙同被告人王志平、林世明等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国家禁止进口的象牙,按照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一百五十一条、一百五十五条的规定,均应以走私珍贵动物制品罪论处,且均属犯罪情节特别严重。在共同犯罪中,王志拥系主犯,王志平、林世明系从犯。

法院认为,被告人林德玉、郑新伟等人的行为分别构成非法收购、出售珍贵、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,被告人刘建新的行为构成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罪。根据各被告人的涉案次数、货物价值、地位作用、前科劣迹、悔罪表现等,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至三年不等,并处没收财产或罚金250万元至2万元不等。

一审宣判后,6名被告人均提出上诉。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裁定,驳回上诉,维持原判。

福建省高院相关负责人认为,作为自然生态多样化系统的主体,野生动植物尤其是珍稀、濒危动植物资源的保护,一直以来都是人民法院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。

大象是现存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,非洲象是被列入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》附录Ⅰ中的保护物种。2016年,国务院就下发通知,要求全面停止加工销售象牙及制品活动,全面禁止商业性象牙交易行为。

但市场畸形消费的需求不减,个别犯罪分子在暴利驱使下仍顶风从事象牙买卖。莆田红木雕刻工艺全国闻名,也因此成为非洲象牙走私入境后交易、加工的重要地点。

福建省高院相关负责人表示,近年来,莆田两级法院通过案件审判延伸司法职能,大力宣传雕刻加工象牙制品的法律后果,协同推动雕刻企业和工艺作坊的规范经营,先后集中审理走私、收购、运输、出售象牙案件57件92人,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25人。

相关负责人表示,本案就是涉案象牙的数量和价值特别巨大的一起案件,5吨非洲象牙价值2.17亿元,引起国际组织和中央有关部门的重视。希望通过依法从严从重惩处,让社会公众意识到“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”,真正从消费领域遏制住象牙交易、从源头范围治理好象牙走私的问题。